封面新聞記者 李雨心
“五更落月移書影,十月清霜侵馬蹄?!边M入公歷10月,除了迎來可以好好休息放松的國慶長假,二十四節(jié)氣中的寒露、霜降,以及中國傳統(tǒng)節(jié)日重陽節(jié)的紛至沓來,也在提醒著人們,深秋已至,寒意漸濃。
劉孝昌
晝漸短,夜?jié)u長,日照減少,寒氣漸生,與這些節(jié)氣與節(jié)日一同到來的,還有大自然悄無聲息的變化。在北方,白云紅葉,偶見早霜,已經呈深秋的景象;而在南方,蟬噤荷殘,也是秋意漸濃?!俺啥嫉那锾?,是非常美麗的,可以說秋色動人。”在民俗專家劉孝昌的講述中,蓉城的金秋時節(jié),仿佛如畫卷一般緩緩展開在眼前。
10月8日 寒露
裊裊涼風動,凄凄寒露零
在民間,有“露水先白而后寒”的諺言,從節(jié)氣“白露”到“寒露”,意味著此時露水已經從初秋泛著一絲涼意,轉為深秋透著幾分寒冷。而據(jù)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中的解說:“九月節(jié),露氣寒冷,將凝結也。”此時氣溫較“白露”時更低,露水更多,日帶寒意,故名“寒露”。
“寒露之后,天氣就開始冷了。民間有句俗語,叫做‘寒露腳不露’。因為人們都覺得寒從腳下起,所以這個時節(jié)不能露腳,不然會得風寒的?!眲⑿⒉€說,在古代,寒露有三候。“一候鴻雁來賓;二候雀入大水為蛤;三候菊有黃華。”意思是,此節(jié)氣中,鴻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隊列大舉南遷,海邊突然出現(xiàn)很多蛤蜊,菊花也普遍開放。
在劉孝昌的描述中,到了寒露時節(jié),成都也就聽不到蟬鳴了,荷花池中,荷葉早已枯萎殘敗。但此時,成都偶爾還能聽到雷鳴,因為氣候比北方更為潮濕,北方在寒露時節(jié)已經聽不到雷鳴了。
“這一天,成都人忙的忙,閑的閑。像農家,就要開始灑油菜籽的種子,還要播種蠶豆?;ㄞr們忙著收菊花,曬菊花,打包來到城里賣。但是城里人就閑了,去人民公園里面賞菊,去糕點鋪買芝麻糕。成都人好耍,成都秋色又美,于是一家人出門游玩,賞銀杏、菊花?!?/p> 10月14日 重陽節(jié) 塵世難逢開口笑,菊花須插滿頭歸
提到重陽節(jié),也許不少人心中浮現(xiàn)的,應該是那一句“遙知兄弟登高處,遍插茱萸少一人”。作為流傳千古的名篇,王維的這首《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》對于國人的印象頗深。而在這首七言絕句中,能夠看出在此佳節(jié)良辰中,人們承襲了上千年的習俗——登高、插茱萸。
《重陽登高圖》,清,石濤繪
“‘九’數(shù)在《易經》中為陽數(shù),‘九九’兩陽數(shù)相重,故曰‘重陽’。因日與月皆逢九,故又稱為‘重九’,古人認為九九重陽是吉祥的日子。”劉孝昌回憶,在重陽節(jié),成都人歷來有登高望遠的習俗,但在成都附近,幾乎沒有什么高山,人們去哪兒登山?去老成都的城墻上走一走,也是不錯的選擇。
“這一天,成都秋高氣爽,舊時大多是矮小的瓦房,從城墻上望出去,就能看到在瓦房之外,是一派金黃的景象。倘若是遷客騷人,文人墨客,則選擇去望江樓上登高遠眺,賦詩幾首?!倍胍巧降睦习傩諅?,也會選擇去鳳凰山、天回山等比較近的山上,感受一把登高的樂趣。
而更近的登高去處,就是老成都的城墻了。在重陽節(jié)這一天,賣涼粉的、賣鍋盔的、賣素面的……幾乎全成都的小攤販們,都集中在城墻之上。而舊時的成都居民,早早地就盼望著到這一天一飽口福了。
《月曼清游圖》之“重陽賞菊”,清,陳枚繪
10月23日 霜降
霜降鴻聲切,秋深客思迷
當深秋景象愈發(fā)明顯,冷空氣南下越來越頻繁之時,秋季的最后一個節(jié)氣——霜降,就隨著寒意一同到來了。霜降,是秋季到冬季的過渡,而天氣漸寒始于此時。值得一提的是,霜降時節(jié)并不意味著會“降霜”,而是意味著“氣溫驟降、晝夜溫差大”的節(jié)令。
據(jù)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記載:“霜降,九月中。氣肅而凝露結為霜矣?!敝袊湃藢⑺捣譃槿颍骸耙缓虿蚰思阔F;二候草木黃落;三候蜇蟲咸俯”。其意為:此時豺這類動物開始捕獲獵物過冬;樹葉都枯黃掉落;冬眠的動物也藏在洞中不動不食進入冬眠狀態(tài)中。
在中華民族悠久的民俗傳統(tǒng)中,一直有“不時不食”的講究,意思是吃東西要應時令、按季節(jié),到什么時候吃什么東西。在霜降節(jié)氣,民間有“補冬不如補霜降”的講法,且認為“秋補”比“冬補”更要緊。于是,吃柿子、煲羊肉、吃鴨子等等,都成為了“秋貼膘”的首要選擇。
秋意雖好,但霜降的來臨,也意味著寒冬將至,冬天的腳步就越來越近了。抓住秋天的尾巴,看菊、進補、賞秋……好好享受為數(shù)不多的金秋時節(jié)吧。
評論 1
fm1906663 2021-10-01
不錯不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