封面新聞記者 王越欣 李慶 圖據受訪者
2月26日,正月十五,元宵節(jié)。往年這個時候,眉山丹棱人楊家文便會帶上嗩吶,早早出門,在“鬧花燈”時表演丹棱嗩吶??山衲?,楊家文卻沒有表演成。“因為疫情原因,今年都沒有鬧花燈了,所以就沒有表演?!睏罴椅恼f。
丹棱嗩吶是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,而楊家文便是丹棱縣唯一的省級傳承人。“丹棱嗩吶是起源于本土的重要民俗文化,紅白喜事、節(jié)日慶典,都少不了它。”
起源:
源于清朝咸豐年間 有上百年歷史
“七寸吹吹拿在手,五音六律里邊有,婚喪嫁娶請了我,日子越過越紅火?!痹诘だ饷耖g流傳著這樣一首民謠,民謠中說的“吹吹”,就是嗩吶,丹棱人俗稱“撒喇子”“哩兒喇”。
楊家文告訴記者,丹棱嗩吶源遠流長,是最早的源頭是清朝末期。“據我們考證,丹棱嗩吶最早應該是在清朝咸豐年間,因為記載比較少,是通過90多歲的老人,一代代回憶推到這個時候?!皸罴椅恼f,在老藝人們的口中,丹棱嗩吶源于這樣一個故事。
1860年左右,丹棱縣仁興場的李天崇從老峨山道士處得到一只嗩吶,便自行學習吹奏,但始終吹不好,于是到成都請來川劇團嗩吶師傅住家授藝。一年后藝成,李天崇便組織一個嗩吶班為農村婚喪嫁娶吹奏,一時聲名大噪,生意紅火,拜師學藝者絡繹不絕?!爸車拿忌?、洪雅、夾江、名山的人都來找他拜師,從那個時候,我們就把李天崇定為第一代,然后一代一代傳承下來,我現(xiàn)在就是第五代?!?/p>
發(fā)展:
從白事到婚喪嫁娶 表演場合不斷增多
楊家文說,丹棱嗩吶最早是應用在白事當中。后來由于清朝和民國時期娛樂活動較少,便把嗩吶又在辦紅事(結婚)時演奏。“經過逐步的改進,就把嗩吶吹得很熱鬧、高興,和白事吹得低沉不一樣?!睏罴椅恼f,在后面的發(fā)展中,丹棱嗩吶的吹奏場合更多,包括商鋪開業(yè)、節(jié)日慶典、祭祀等場合。而在不同場合進行表演時,演奏的人數也會不同。
楊家文介紹,在婚喪嫁娶場合表演時,通常以5-6人為一個嗩吶班進行演奏,一正一副2個嗩吶手或一正兩副3個嗩吶手吹奏,2至3人以鑼、鼓、镲、鐺等打擊樂配合,聲音洪亮,場面熱鬧,稱為大吹打;以一只小嗩吶吹奏,兩把胡琴一只笛子伴奏,用鐺、镲、勾鑼、梆子等打擊樂配合,旋律悠揚,節(jié)奏輕快,稱為小吹打。
遇上節(jié)日、慶典場合表演時,常常以幾十上百甚至上千名嗩吶手集體吹奏,用大鑼、大鈸、震天鼓等眾多打擊樂配合,或集體演奏,或編隊巡游,場面氣勢恢宏,聲應四面八方,為丹棱嗩吶傳承發(fā)展的有效平臺。
傳承:
從鼎盛到沒落 民俗文化在校園重生
1982年改革開放后,農村生產力得以解放,人們的文化生活需求日益增加,這為丹棱嗩吶的大發(fā)展帶來歷史機遇,丹棱縣全縣有上千人都在從事吹奏嗩吶這個行業(yè),而演奏嗩吶帶來的收入也很可觀?!澳莻€時候一年能掙一、 兩千元,相當于現(xiàn)在的一二十萬元?!?/p>
但進入二十一世紀,隨著城市文明的逐步滲入,丹棱嗩吶漸漸失去了農村市場?!皼]人請去吹了,就掙不到錢了,很多人因為要養(yǎng)家糊口,就打工去了?!睏罴椅恼f,沒人吹沒人學,以致丹棱會吹嗩吶還留在家鄉(xiāng)的也就40余人,能夠上臺表演的也只有10余人。傳承人的急劇減少,也讓丹棱嗩吶面臨失傳的危險?!八?,在近二十年的時間里,不管是我們這些藝人,還是政府,都想了很多辦法去弘揚和傳承。”楊家文說,如今,不僅各大活動慶典都會表演丹棱嗩吶,給予嗩吶的發(fā)展平臺外,在政府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下,丹棱嗩吶走進了校園。
“我們丹棱嗩吶的傳承方式主要是師徒傳承和少部分的家族傳承,現(xiàn)在就是校園傳承?!睏罴椅恼f,十多年來,他和其他表演者一起到小學初中,教孩子們吹嗩吶,讓丹棱嗩吶能一直傳承下去。
評論 3
吖玉蘭吖 2021-02-26
辦喜酒,熱鬧一點.
悅妮 2021-02-26
農村紅白喜事再鋪張也比去飯店辦省不少錢
葉非非 2021-02-26
沒有特殊情況的話應該都要